滴骨认亲
从我国三国时期便有滴骨认亲的做法,是指将活人的血滴在死人的骨头上,观察是否渗入,如能渗入则表示有父母子女兄弟等血统关系。
科鉴基因:骨骼无论保存在露天,还是埋藏在泥土中,时间一久,软组织会腐败溶解,毛发、指(趾)甲脱落,最后仅剩下白骨化骨骼。白骨化了的骨骼,表层常腐蚀发酥,滴注任何人的血液都会浸入。如果骨骼未干枯,结构完整,表面还存有软组织时,滴注任何人的血液都不会发生浸入的现象。
“滴血验亲”
指将两人刺出的血滴在器皿内,看是否凝为一体,如凝为一体就说明存在亲子兄弟关系。
科鉴基因:如果将几个人的血液共同滴注入同一器皿中,不久都会凝合为一,不必尽系骨肉至亲。
血型遗传
血型是A、B、O等三种遗传因子的组合,按血型遗传规律表,根据父母的血型可判断出子女可能出现的血型。
科鉴基因:血型比对有一定的参考价值,但有些时候也不完全准确的,真想确认孩子是否亲生,还是得到正规权威的机构鉴定。
延伸阅读
基准数的由来
上世纪90年代初,德国一个小镇发生了一起强奸案。除了留在女方身体上的精斑,罪犯作案时没有留下任何可以让警方发现的线索。通过侦查,警方将罪犯锁定在小镇居民身上,为了准确找到罪犯,便对小镇上所有的男子进行了DNA检测。检测结果除了锁定了罪犯,还发现了一个让人震惊的事实:小镇上15%的父亲抚养的都不是自己的孩子。
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对一个完整的社会群体进行的普遍的DNA检测,因此,"15%"这个数据引起了各国专家的广泛关注。
15%是各国亲子鉴定检测排除亲子关系率一个普遍的基准,不同地区的数据都围绕这个基准数起伏。